为加快提升教培研究能力,3月26日-27日电力工程系发电教研室赴国网宁国公司、古泉换流站开展调研学习活动,主要围绕特高压站新技术应用、110KV变电站技术与运维、大师工作室建设以及访企拓岗、学院毕业生回访等展开。系部总支书记、教研室骨干教师、电力系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参加调研。
在国网宁国供电公司安徽省李士明劳模工作室学习交流
在国网宁国供电公司,首先参观了安徽省李士明劳模工作室,并和工作室领衔人及工作室成员开展座谈,双方就如何发挥好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如何在“产业+科研”模式下,对接区域地方新型电力系统高新产业,紧跟电网企业和社会需求,开展横向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做了深入交流研讨,并初步达成了共研、共创、共享科研创新项目的意向。调研人员还深入国网宁国供电公司城郊结合部的河沥供电所,走访了在该所工作的学院优秀毕业生和正在该所参加顶岗实习的定向生,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做了毕业生回访专题问卷调大红鹰795388ocm,获取了第一手的人才岗位需求资料,为后续制定“双高”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做了充分准备。在河沥供电所,学院一行还和宁国公司领导和阳光公司负责人、定向生现场指导教师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与访企拓岗座座谈会。
±1100kV古泉换流站学习交流
踏入±1100kV古泉换流站的瞬间,仿佛穿越至未来能源枢纽的核心!这座堪称"钢铁巨兽"的超级工程以不可思议的体量横亘眼前,运维人员向学院一行介绍了目前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详细情况,阐明了此工程被称为大国重器的重大意义,以及古泉换流站之于工程的“控制大脑”的具体原由;分享了古泉换流站众多“黑科技”,如新技术赋能电力设备运维,将运维人员单次巡视时间从10小时缩短至10分钟内等创新成果的研发和和转化过程等成果。学院一行和公司朱涛工作室成员围绕如何把工作室打造成为优秀科研团队和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达到了校企共建、互惠共赢、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做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通过此次调研交流活动,推进了发电教研室在“五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技能竞赛、科研创新等方面校企对接,也进一步明确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提升的方向和重点。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教研室和大师工作室的平台效应、品牌效应,引导专业教师广泛开展专业改革、创新创造,推动学院“新双高”建设项目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五型”美好校园。
(供稿:蒋多晖; 一审:杨轶婷; 二审:李文胜; 校审:张静)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电力工程系党总支:签署“村·网·校”联创共建协议